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
不能用“我命令你……”,“我警告你……”,“你赶快……”或者“不可以……”等带有指挥、命令、警告、威胁、责备、谩骂、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,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。
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**的表现是出现成人感,由此而增强了少年的独立意识。如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,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;对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,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,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;对一些传统的、的结论持异议,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。但由于其社会经验、生活经验的不足,经常碰壁,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、途径或帮助,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,父母的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。
通常青少年的叛逆行为主要有七个目的:引起他人的注意、获得权力、报复、自暴自弃、追求兴奋、寻求同伴接纳和表现优越感等。其实就是自我追寻历程中的反应,青少年所追寻的不外乎人生价值、良师益友、学业生涯和亲密关系这四个大梦,但这些普遍的行为目的中并不全是不好的,有些可以是青少年追求的正向目的,然而当青少年因错误的信念和不正确的想法,过分追求而牺牲自己或别人利益,甚至产生一些偏差行为,原本正向目的才变成负向目的。这些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而言是毫无帮助的。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行为目的也会常改变,或许以不同的行为表示相同的目的,也可能以相同的行为表示不同的目的,连他自己都不自觉。而事实上不论是成人或青少年都有这七个行为目的,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,我们对行为的探讨并不是要藉此证明青少年子女坏的一面,而是要了解青少年子女的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社交和伙伴
进入青春期前后,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,接触新的面孔、新的习惯、新的学习方式。这个时候孩子接触的东西多了,需要有自己的朋友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想,就像我们大人一样,也会有自己的闺蜜圈来说说自己近的烦恼呀,困难呀。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。